查看原文
其他

孙平:关系格式塔治疗初体验(三)——关于技术和理论,还有人的感悟

孙平 孙平的Psychology 2021-12-02





Day 3: 


       整个9天8夜的训练,其实每一天,关系格式塔的培训基本上都分为四大板块:1. 晨间理论讲座. 2.治疗性团体(参考上一篇). 3. 咨询实战团体  4. 晚间工作坊


     今天我要来谈谈第3个训练板块——咨询实战团体 (breakup group)。


       这个团体的设置很简单:通常由5-7名受训格式塔治疗师+1名资深督导组成,其中每轮咨询实战,都由一名受训者做咨询师,另一名受训者做来访者,而督导及其他受训者在一旁观摩整个过程——其间:


  1.  督导可以叫停咨询,问“咨询师"或者"来访者"问题(但督导一般不会这么做——除非咨询师有重大失误);

  2. 咨询师在遇到瓶颈时可以停下来向督导和组员求助;

  3. 另外,在咨询结束以后,其他组员要给出反馈(而非评价)



        在第三天,我完成了自己第一次关系格式塔“咨询师”练习。当时发的圈圈:




      “完成了第一次在督导和团体成员“监控”下的格式塔治疗session。感觉很好,督导相当满意,特别是对我“在场”(presence)的能力给出了很多的credit.


     其实在这次训练中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,那就是“共情”和“在场”的能力,很自然地被另一个人的情绪深度触动,但也能够理解这种触动的能力,似乎真的是在我身上已经定型下来了。


      无论我有多么紧张,督导就坐在右手边,盯着我做咨询,组员围了一圈(围太近的还要被我赶走)——但那种只看到来访者,紧紧跟随,真实与之相对的咨询状态——那种全世界我都看不见唯独看见你的状态,真的在我身上,已经形塑且稳定下来了


     有时候我对自己临床能力并不自信,但是经过这样的现场咨询训练&督导,我相信我不必对自己再过度怀疑。


      就是两个人,两个活生生的人,要相遇要跨越一切的不理解和深刻的不同而相遇。所以别让任何理论横亘在你我中间,别让任何呼吸练习、任何身体觉察占领你我的视野,别让任何先入为主的东西打扰我-你之直接相遇。


     就这么简单。之前我对此并没有足够信心,而今天,就这么“简单地”处理了这个极其沉重的丧亲case,却获得了喝彩。


     这让我发现我一直在做的,就是我自己,且这个自己一直深具感受力。



       今天再读这段文字,当然会有喜悦,但更多的是对自己通过整十二年沉淀下来的咨询风格的思考:


 1.  感性和理性的平衡:

   

       第二段中”很自然地被另一个人的情绪深度触动“——是进得去,是感性地与人互动,思之所思,感知所感,视其所视,伤其所伤...之能力

 

       而”能够理解这种触动“则是一种能够相对理性地,稍微跳脱一些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——我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:”下得了他人地狱,那是悲悯;能从那地狱中活着出来,那是智慧——心理咨询需要悲智双运“


       有些咨询师感性能力很好,有些咨询师理性很强,而我发现自己非常平衡,这是大天秤的基础人设,可能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事情。





   2. 共情沉浸(或者说“现象学聚焦”)能力的夯实:

     

     ”那种全世界我都看不见唯独看见你的状态,真的在我身上,已经形塑且稳定下来了“说的就是这个能力。


       这个部分毫无疑问得自于科胡特的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,以及罗杰斯的”以人为中心疗法“。


       长期和来访者保持共情同调状态,长期“跟随”来访者的情绪,其实就像练肌肉一样——会夯实、内化一个咨询师聚焦于来访者的能力


       而且这种聚焦不是把来访者集中地当成一个物体去做“外部观察”;而是长期地“消散”在其主观视角下,做“内部体验”。


       时间久了,“共情”也会逐渐从最开始的技术,转变为一种基本态度。自然到来,自然离去,无需强求。


       我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提及这种能力——共情能力是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的,它真的是拿个人分析、督导、10000个小时及以上的个体/团体咨询时间,一分钟一分钟给你磨出来的。


        那些走捷径偏废临床的所谓大咖们——总归绕不开这一层,因你绕不开这一层,那么是真金还是废铁,其实就不难分辨。





3. 先看人,而非先动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
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“两个人,两个活生生的人,要相遇,要跨越一切的不理解和深刻的不同而相遇。所以别让任何理论横亘在你我中间,别让任何呼吸练习、任何身体觉察占领你我的视野,别让任何先入为主的东西打扰我-你之直接相遇。”


       我觉得这种能力来自于长期的存在主义-现象学心理治疗训练,这是一种——在日益把人物化,把理解技术化、把生命程式化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,依然保持本真的治疗态度。


       这种态度并不是说心理咨询不需要理论,无需动用技术——而是说:在我-你的直接相遇过程中,在我充分理解你所说的那一饭一蔬,一情一爱,一人一事,一起一伏...之前,我不拿我所学的心理学理论来框你的体验,我不动心思用我所学之心理学套路来“应对你”。


        人优先,对人的理解优先——没有这个部分,后面的理论和技术套路用得都不会合其身,得其法。都将是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。

       

这是挂在我研究所一副本地画家的作品,画中主角是一位真实的LA无家可归者——我相信,画家先理解了他,然后才动用自己的技术去描绘他,再然后才成就了这幅让我一眼看去,就会触动的作品。

  



Who is 孙平?

两个孩子的父亲;

UCLA社会学系博士后;

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;

洛杉矶精神分析新中心临床精神分析学博士在读;

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